“中风120”口诀发布广东三大方言版 识别中风仅需三步骤!

​2017年10月13日至15日,由广东省卒中学会主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广东省卒中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广州举行。来自省内外多名卒中疾病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深入交流广东省卒中疾病的防治现状和最新学术成果。

本次会议特别发布了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版“中风120”口诀,鲜活生动的动画,配上地道的方言,将快速识别中风的方法简单明了地传授给广东省乃至于世界各地说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的普通群众。

聚焦卒中防治方言版 “中风120”口诀

正式发布!

据了解,“中风120”是由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刘仁玉教授反复探讨和研究后在2016年共同提出的快速识别中风口诀,旨在进行公众健康科普教育,提高大众对中风的认识。

而推动广东省地区方言版“中风120”口诀诞生的是广东省卒中学会会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徐安定教授。

广东省卒中学会徐安定会长致开幕辞

在去年该口诀面世后,徐安定教授建议结合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将该口诀做成方言版形式,尤其是使用广东的三大方言——粤语、客家话、潮汕话进行本土化改编。广东各地区有针对性地挑选相应的方言版本进行推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全世界各地说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的华人华侨众多,在这些人群中推广也有很高的价值。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和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会医院)联合迅速着手实施,经过剧本创作、试录音到专业录制等多个环节,广东地区三大方言版“中风120”口诀于今天正式发布。

值得强调的是,为“中风120”口诀方言版短片配音的不是专业配音师和电台主播,而全部是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四医院的普通医护工作人员,他们希望可以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早期识别中风!早期识别中风可以减少院前延误,赢得抢救时机,降低老百姓中风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牢记“中风120” 及早识别脑卒中

中风120口诀究竟代表什么呢?

徐安定教授指出,“中风120”就是关注“1”张脸、“2”只胳膊、“0(聆)”听语言。只要有其中一种表现,就应赶快拨打120。当医院接到120急救指派的出车任务时,了解到患者出现的症状很有可能是中风时,医院绿色通道就会开通,提前做好溶栓等准备。

由于脑控制运动、语言和思想,中风刚开始时,90%以上的病人会有口角歪斜、脸不对称的表现;因为左侧脑血管堵了,右侧身体行动受限,因此两只胳膊会有一只无力,难以平行举起;言语不清、表达困难也是常见症状。当发现有上述任何一项的疑似中风征兆,家属就应立即拨打“120”,及时将患者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

为什么建议中风患者拨达120,而不是依赖其他交通工具?因为研究表明,求助于120急救系统帮助转运,可明显帮助患者缩短运送时间;同时建议大家选择加入卒中中心的医院进行救治,卒中中心的设备和绿色通道能够帮助患者及时开展治疗。

“中风120”口诀发明者之一——赵静教授谈创作理念

中风特点有“四高”争分夺秒救治最重要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中风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出低龄化态势。2017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年龄最小的脑卒中患者仅有17岁。然而,中风的特点有四高,高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复发率。

脑中风发生后,时间就是生命,抢救越早越好。徐安定教授指出,虽说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但中风90分钟内溶栓效果最好。每推迟30分钟溶栓,有效率下降20%-30%。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缺血区如果不及时恢复血流,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6小时后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

关于“中风1-2-0”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中风120”公众号或访问中风120官方网站www.stroke120.org

中风120工作室

中风120特别行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