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颤日——关注房颤 预防卒中

2024年6月6日是第12个“中国房颤日”,宣传主题为“关注房颤,预防卒中”,旨在提高房颤的公众认知,助力健康中国。

中风120之心乱如麻 房颤卒中科普视频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房颤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俗称中风)、心力衰竭等,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由房颤引发的卒中带来的致死率、致残率,给社会、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01 认识房颤

什么是房颤?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率能达到350-600次/分(正常情况下为60-100次/分)。

相对健康人窦性心律时心房协调、规律的收缩与舒张,房颤时心房各部位呈现出一种快而不规则的电活动,导致心跳不规律并持续颤动。

房颤的症状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的房颤病人有900多万之多,而且随着年龄渐长,房颤的几率亦相对提高,在四十岁或以上人士当中,有四分之一人一生中会患上心房颤动。当心跳频率过快,房颤患者有机会出现呼吸短促、心悸、胸痛、昏眩等情况。

健康人士的心跳频率

房颤病人的心跳频率

以下症状警惕是否患有房颤

● 胸闷,呼吸困难

● 心慌气短

● 头昏眼花,乏力

● 心衰,心绞痛,偏瘫

房颤也是个“隐形杀手”,部分患者还没有感觉到明显的症状,它已经悄悄走进心脏,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02 房颤的危害

心慌、气短、胸闷、胸闷、乏力,明显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房颤会并发血栓和栓塞,导致中风、瘫痪、截肢。对于已有心绞痛的患者,房颤使原有的心绞痛症状加重。长期的房颤会使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房颤的危害

1.脑卒中及血栓栓塞

房颤发作时,由于心房丧失了正常的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则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从而引起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缺血性卒中及体循环动脉栓塞的年发生率分别为1. 92%和24%。其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 ~ 5倍,可致近20%致死率及近60%致残率。

2.心衰

心衰和房颤常同时存在并形成恶性循环,两者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瓣膜病等。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的心衰发生率分别为 33%、44%和 56%。房颤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的发病率增加 2 倍。

3.心肌梗死

房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倍,但与年龄相关性较小。其心肌梗死的年发病率为0. 4% ~2. 5%。其中稳定型心绞痛、心脏瓣膜病、心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发生率更高。年发生率分别为 11. 5%、4. 47%、2. 9%、6. 3%。

4.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房颤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即使对于没有脑卒中的患者,房颤同样可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海马部萎缩,其中对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记忆力、执行力和注意力下降等。

5.肾功能损伤

肾功能不全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同时房颤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也增加。15% ~ 20%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房颤,其与死亡率增加相关。40% ~ 50%房颤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且肾功能随时间推移逐渐恶化。 

房颤的危险因素

房颤危险因素分为3种,其中可改变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均可通过医疗或生活方式干预将危险指数降到最低。房颤终生风险取决于年龄、遗传以及(亚)临床因素。

03 如何诊断房颤

约40%的房颤发生无症状,体检时才能发现。

房颤的诊断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了解病史:看患者是否有房颤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等,是否存在房颤的一些临床表现,如心悸、心慌、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头昏等。

● 检查身体:医生使用听诊器检查心音,寻找房颤的体征;摸摸脉搏看看是否存在房颤的体征。

● 心电检查:通过心电图可以检测心电活动,是诊断房颤的重要手段。如常规心电图、连续心电监护、重复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等。


● 其他检查
:如抽血检查、超声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CT/磁共振、睡眠呼吸监测等,用于明确房颤的病因、房颤的严重程度、心脏有没有血栓、有没有脑卒中等其他并发疾病。

房颤需要做这么多的检查吗?

病史、查体是诊断房颤的常规手段之一,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任一种或多种心电检查。诊断房颤之后,超声心动图是所有患者常规要做的检查。其他检查不是每位患者都需要做,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具体还要做哪些检查。

以下因素人群要做房颤筛查

● >65岁患者 

● 短暂性脑缺血/卒中

● 不明原因卒中

● 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 房颤易患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等

04 房颤的治疗与预防

房颤的常规治疗

房颤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预防血栓形成和卒中。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β阻滞剂、抗凝药物等。

● 非药物治疗:不少房颤患者伴有肥胖、过劳、饮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炎症等健康情况。可通过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等方式缓解甚至消失。

● 手术治疗:以导管射频消融术为例,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消融心脏内的异常电生理组织,治疗房颤。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手术。

房颤重在预防

1.均衡饮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的饮食中精制米面占比过高,而膳食纤维和新鲜蔬果摄入不足。这可能导致油脂和糖分摄入过剩,长期如此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增加心脑血管风险。建议戒烟限酒,调整饮食习惯,回归自然,增加糙米、糙面等全谷物摄入,多食用蔬果,适量搭配肉类,确保饮食多样化,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2.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对健康至关重要。应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同时保持心态的平和与放松,这有助于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

3.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全面体检是维护健康的关键措施。对于心房颤动(房颤)的筛查,心电图检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

4.适度运动

保持适度运动对房颤患者有益。即使接受过房颤消融手术,也不应减少活动量。事实上,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房颤复发的风险。不过,应避免参与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对身体造成过度负担。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房颤是一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心脏疾病。房颤如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疾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疾病通常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发生可能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房颤带来的危害。每年的房颤日提醒我们,关注心脏健康,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治疗房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对抗这个“隐形的杀手”,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心脏健康。

欢迎所有致力于中风急救科普宣传的战友报名成为中风120战士!

申请方式:

1、中风120在行动活动报道,请发邮件至stroke120@qq.com

2、中风120网站www.stroke120.org有中风120系列视频、宣传资料等可免费下载。

3、国际中风特别行动联盟CSTS会员以及fellow的申请,请发邮件至stroke120@qq.com,liur@stroke120.org